




2025-06-06
2024年全國出口增長的71%由廣東、浙江、江蘇包攬,安徽以新能源汽車逆襲成出口黑馬,而河南因手機出口暴跌陷入轉型困境。產業(yè)升級與政策布局,正重塑中國外貿新版圖。
2024年全國出口增長的71%竟被三個省包攬!廣東、浙江、江蘇這三個沿海大省,用5.9萬億、3.9萬億、3.65萬億的出口值,直接撐起了全國外貿的“半邊天”??赏瑯邮鞘》?,安徽以10.8%的增速躍居全國第九,河南卻出口同比下降1%,手機出口量暴跌49.1%,直接失去了中部外貿第一省的地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說廣東、浙江、江蘇這三個“優(yōu)等生”。廣東依托深圳、東莞等制造業(yè)集群,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占全國25%,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2.6萬億元。浙江的義烏小商品市場對非洲、拉美出口增長19.9%,寧波民營企業(yè)出口增長11.5%,家用電器、汽車零配件增速超14%。江蘇的蘇州依托電子信息產業(yè),集成電路出口額增長17.4%,創(chuàng)歷史新高。它們的共同點就是機電產品占比超60%,而且都在積極布局新能源、跨境電商等新興領域。
再看安徽,這個曾經的“后進生”,如今卻成了逆襲典范。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集群貢獻全省60%出口增量,蔚來、比亞迪海外工廠本地化率超70%。2024年新能源汽車出口128.4萬輛,比亞迪在巴西、東南亞市占率超15%。安徽還通過“整車出口+海外建廠+技術輸出”的組合拳,在新能源汽車、電池、光伏產品出口占比達45%,直接登頂全國整車出口第一。
可河南就沒這么幸運了。鄭州富士康手機出口量下滑49%,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面臨東南亞競爭,出口利潤率降至3.5%。手機出口占比從2023年的32%降至2024年的18%,傳統(tǒng)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比超50%。曾經的“中部外貿第一省”,如今卻陷入了轉型困境。
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關鍵就在于產業(yè)結構和政策支持。廣東、浙江、江蘇早早布局了機電產品、新能源等高端產業(yè),而河南卻過度依賴手機等傳統(tǒng)產業(yè)。安徽則抓住了新能源汽車的風口,通過政策組合拳和生態(tài)構建,實現了逆襲。
不過,河南也在努力破局。鄭州航空港區(qū)引入半導體封裝測試項目,2025年目標形成百億級產能。洛陽偃師的三輪摩托車產業(yè),通過定制化生產和完善的配套體系,2024年出口額超過6億元,同比增長30%。這些嘗試,或許能為河南找到新的增長點。
對于其他省份來說,安徽的逆襲和河南的困境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云南的“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政策,2025年一季度農產品出口增長21.3%。浙江的跨境電商物流成本降低18%,對新興市場出口占比提升至45%。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破局的關鍵。
未來,全球供應鏈重組和區(qū)域協(xié)同將成為趨勢。中國汽車出口量預計2025年突破800萬輛,歐洲、拉美成主要戰(zhàn)場。長三角建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共享平臺,降低跨省物流成本15%。中部六省聯(lián)合申報“中部崛起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qū)”,目標出口額增長20%。這些舉措,都將推動中國外貿向更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