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03
海關數據顯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存儲芯片的價格和需求量均出現了歷史性的下滑,存儲芯片行業(yè)正在面臨一場“寒冬”。
全球存儲芯片行業(yè)集中度高,呈寡頭壟斷格局,由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主導。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兩家存儲芯片制造商,占據全球7成的DRAM市場,也使韓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制造國。半導體也是韓國最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在其出口額中所占的比重約為20%,而在韓國出口的半導體中,又以存儲芯片為主。
愛集微將整理韓國存儲芯片出口狀況,分析此次存儲芯片的“寒冬”將會延續(xù)多久。
下跌趨勢仍在持續(xù)
據韓國海關數據,2022年,韓國存儲芯片總出口額為617.78億美元,同比下降10.7%;出口重量為3641噸,同比上升3.3%;均價同比下降13.6%。
海關數據顯示,從季度來看,韓國2022年出口額的下降始于下半年,并且在第四季度呈現斷崖式下跌。2022Q3出口額環(huán)比下降12.3%,同比下降18.4%;2022Q4出口額環(huán)比下降30.7%,同比下降43.4%。但是出口重量波動較為平穩(wěn),下半年還有所上升,出口額下降主要是產品價格下跌。
進入2023年,出口額下跌仍未停止,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出口額為51.02億美元,環(huán)比下降25.4%,同比下降53.0%。海關數據顯示,其中2023年2月出口額環(huán)比有所增加,但從價格來看仍在繼續(xù)下跌。
韓國產業(yè)通商資源部3月1日曾宣布,由于需求萎縮和庫存增加,DRAM、NAND和系統(tǒng)芯片價格進一步下滑,半導體出口繼續(xù)受到影響,芯片價格預計將繼續(xù)下跌一段時間。
預計年中價格見底
從近十年韓國存儲芯片的出口價格下跌趨勢看也仍然沒有看到上漲跡象。但按照長期來看,出口芯片重量波動較為平穩(wěn),出口總額的波動基本與價格波動成正比,且價格波動呈周期性變化,變化周期約3-4年。
事實上,這個變化周期和DRAM存儲芯片的價格波動周期基本一致。本輪下行周期已經持續(xù)了一年半,從周期性來看,已經是接近尾聲,預計在2023年年中見底。
值得一提是,2013年-2022年期間,韓國存儲芯片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qū)排在前五的一直是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越南和菲律賓,合計占比近95%。其中,向中國大陸出口額一直穩(wěn)居第一,占比50%左右。